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王晓毅,马春华 主编:《中国12村贫困研究》
王晓毅,马春华 主编:《中国12村贫困研究》
2016-01-13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8-1
- 字 数:
- 版 次: 1
- 页 数: 全四册
- 印刷时间: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 纸 张:
- I S B N : 9787509707395
-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2007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1979年的2.5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000万。这是否意味着在2l世纪,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而在农民看来,贫困是否已基本不存在?农民认可的贫困标准和国定贫困标准之间有着多大的差距?对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户,决定他们生活境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他们面临着怎样的生存风险?农村社区在反贫困实践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外出务工除了给农户带来现金收入外,还带来了什么?农民认为政府的扶贫政策和各种扶贫项目效果如何?在实施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时,农民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本书作者根据翔实而深入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独特的回答。
本书作者根据翔实而深入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独特的回答。
目录
中国12村贫困调查(理论卷)
前言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
一 低标准和差距扩大
二 温饱解决以后的贫困问题
三 城市化、小农与农村贫困
四 重新理解中国农村的贫困
第一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农贫困
一 市场化的小农
二 小农家庭的生命周期
三 市场经济下的小农贫困
四 市场条件下小农的分层与流动
第二章 社区贫困与社会资源
一 核心概念
二 社区贫困的表现
(一)社区性资源贫困
(二)社区性能力贫困
三 社区贫困对于农户生计的不利影响
(一)社区性资源贫困对于农户生计的影响
(二)社区性能力贫困对于农户生计的影响
四 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实现可持续生计
第三章 贫困的性别视角
一 有关贫困女性化的理论与中国相关研究概述
(一)贫困的女性“面孔”:贫困的女性化
(二)“贫困有张女性的面孔”的原因分析
(三)被遮蔽的贫困的性别差异
(四)中国有关农村贫困女性化的研究
二 农村贫困的性别化
(一)贫困的性别差异
(二)贫困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分析
(三)反贫困理论、实践与社会性别
第四章 城乡流动与农村贫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流动与家庭层面的贫困
(一)外出打工的脆弱
(二)留守妻子
(三)父母流动对儿童的影响
(四)成年子女流动对老年父母的影响
三 流动与社区层面的贫困
(一)外出打工对社区的积极作用
(二)外出打工对社区的消极作用
(三)外出打工对社区贫富分化的影响
四 流动者的贫困问题
(一)王仁峰的经历
(二)农民工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三)年轻打工者的精神困境
(四)近几年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变化
附录 流动与儿童贫困
一 农村教育政策
(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两免一补”及教育收费
……
第五章 流动与城市新贫困
第六章 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贫困
第七章 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第八章 生活风险、社会政策和农村社会发展
第九章 扶贫中的参与、善治和制度化保障
第十章 人类发展理念下的贫困问题反思
中国12村贫困调查(四川、江苏卷)
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古卷)
中国12村贫困调查(江西、云南卷)
前言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
一 低标准和差距扩大
二 温饱解决以后的贫困问题
三 城市化、小农与农村贫困
四 重新理解中国农村的贫困
第一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农贫困
一 市场化的小农
二 小农家庭的生命周期
三 市场经济下的小农贫困
四 市场条件下小农的分层与流动
第二章 社区贫困与社会资源
一 核心概念
二 社区贫困的表现
(一)社区性资源贫困
(二)社区性能力贫困
三 社区贫困对于农户生计的不利影响
(一)社区性资源贫困对于农户生计的影响
(二)社区性能力贫困对于农户生计的影响
四 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实现可持续生计
第三章 贫困的性别视角
一 有关贫困女性化的理论与中国相关研究概述
(一)贫困的女性“面孔”:贫困的女性化
(二)“贫困有张女性的面孔”的原因分析
(三)被遮蔽的贫困的性别差异
(四)中国有关农村贫困女性化的研究
二 农村贫困的性别化
(一)贫困的性别差异
(二)贫困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分析
(三)反贫困理论、实践与社会性别
第四章 城乡流动与农村贫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流动与家庭层面的贫困
(一)外出打工的脆弱
(二)留守妻子
(三)父母流动对儿童的影响
(四)成年子女流动对老年父母的影响
三 流动与社区层面的贫困
(一)外出打工对社区的积极作用
(二)外出打工对社区的消极作用
(三)外出打工对社区贫富分化的影响
四 流动者的贫困问题
(一)王仁峰的经历
(二)农民工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三)年轻打工者的精神困境
(四)近几年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变化
附录 流动与儿童贫困
一 农村教育政策
(一)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两免一补”及教育收费
……
第五章 流动与城市新贫困
第六章 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贫困
第七章 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第八章 生活风险、社会政策和农村社会发展
第九章 扶贫中的参与、善治和制度化保障
第十章 人类发展理念下的贫困问题反思
中国12村贫困调查(四川、江苏卷)
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古卷)
中国12村贫困调查(江西、云南卷)
书摘插图
中国12村贫困调查(理论卷)
第一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农贫困
2008年恰逢中国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过去的这30年中,农村发展最显著的成绩是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和农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在我们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经历过30年前人民公社的农民都表示,现在的生活比那个时候好多了。30年前,农民经常吃不饱,更不用说盖新房或购买大型农用机械了。现在多数农民都盖了新房,即使在找们调查的那些最为贫困的地区,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的发展首先来自于种植业水平的提高。由于化肥和良种的使用,粮食的单产迅速地提高了;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增加很快。但是,虽然农民的经济迅速市场化,但他们仍然还是小农,只是变成了市场化的小农。
市场化的小农所面对的问题不仅有传统小农面临的问题,如资源有限、产出不足和收入受到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而且还要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新风险。原来小农所面对的各种风险经常被市场放大,他们变得比传统小农更加脆弱,更加容易陷入贫困。因此,对于市场化的小农来说,贫困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成为与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
第一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农贫困
2008年恰逢中国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过去的这30年中,农村发展最显著的成绩是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和农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在我们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经历过30年前人民公社的农民都表示,现在的生活比那个时候好多了。30年前,农民经常吃不饱,更不用说盖新房或购买大型农用机械了。现在多数农民都盖了新房,即使在找们调查的那些最为贫困的地区,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的发展首先来自于种植业水平的提高。由于化肥和良种的使用,粮食的单产迅速地提高了;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增加很快。但是,虽然农民的经济迅速市场化,但他们仍然还是小农,只是变成了市场化的小农。
市场化的小农所面对的问题不仅有传统小农面临的问题,如资源有限、产出不足和收入受到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而且还要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新风险。原来小农所面对的各种风险经常被市场放大,他们变得比传统小农更加脆弱,更加容易陷入贫困。因此,对于市场化的小农来说,贫困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成为与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
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065室
电话:86-10-85195561 电子邮件: cress@cass.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065室
电话:86-10-85195561 电子邮件: cres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