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的内蒙古,多福的草原
内蒙古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疆,是祖国的北大门,是生态屏障和文化摇篮,是块宝地。是地球四大植被区,欧洲、西伯利亚针叶林区,东亚阔叶林区,欧亚草原区和亚非荒漠区的结合部。从温暖、中温到寒温带。从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到极端干旱区。无论是当代还是地质时期,地带性差异,多样性表现都很明显。其他地区和国家甚至大洲都无法比拟,因此做为检测全球变化的国际著名样带就横穿内蒙古境内。
一、 自然灾害的地带性特点
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区,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物质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多变剧变。环境因子极端化,生物产量低且不稳定。
1. 地球活跃带、事故多发带。内蒙古地质时期经过板块运动,造山运动,大规模火山爆发,大成湖,强烈的沙尘暴。森林、草原、荒漠、干旱化、沙漠化、盐碱化、荒漠化。人类历史经过石器时代、渔猎、游牧、农耕,多个民族、多种文化的发祥地、育婴所和演义场,可谓历经沧桑。阴山,特别是西鄂尔多斯—动阿拉善,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著名古大陆。世界最北部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内蒙古—地球精彩剧目演义的大舞台。
2. 冰川拉锯带。北部是第四冰川活跃地区。冰期和间冰期均表现充分。形成冰期和间冰期的拉锯局面,当下丰富多彩的冰川遗迹。带动了气候、生物的大规模移动。进入全新世又经历四次冷暖的交替,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相互变动、渗透、交流和传播。
3. 强烈季风带,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季风的形成,内蒙古成了亚洲东部强烈季风的必经之路。
4. 地层松散带。经历海陆变迁,冰川,大成湖、干旱、大风、冰蚀、水蚀、风蚀强烈进行,还有阳光的暴晒、冷热的交替,加速了岩石的剥蚀。高原面普遍土壤贫瘠、松散。具有历经沧桑的古老陆地,又有大面积湖泊退却后形成的幼年草原,干旱区这些大量松散的生成为地球的基础元素,通过风蚀、水蚀、沙尘暴输送到世界各地。
5. 干旱大风、植被稀疏同步带。干旱大风、植被稀疏都同时发生在春季,因此易发生强烈风蚀和沙尘暴,成为输送大量物质的动力。
6. 温室效应敏感带。温室效应引起气温升高。气温的微弱变化在两板和赤道影响不大,在北方干旱区却反应强烈。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加速,使本来干旱的内蒙古火上浇油。
7. 水热异地带。水热同季有利于植物生长。内蒙古水热异地,水分较好的东北部热量不足,热量充足的西南部水分缺乏。水热的配合缺乏更加重了环境的脆弱性。
8. 多种因子的过渡带、交错带、气候、土壤、植被、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过渡和交错,使内蒙古更加复杂多样。
9. 多变带、剧变带。多种生态因子、水分、热量的年、季、日时间差异和空间变化剧烈,促使植被、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个体、人类社会也随之随时随地的改变。由于多变剧变,环境因子呈现极端化,成为灾害频繁发生的自然原因。
二、 频繁、强烈、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
环境因子的极端化就等于灾害。内蒙古除了海啸、热带风暴外,几乎地球温带大陆上的所有灾害都有发生过。
1. 干旱。内蒙古十年九旱。西部500年来有8次特大干旱,最严重的发生在1518-1521年。其中7次连续四年以上。呼和浩特曾连续干旱达7年之久。
2. 洪涝。能蒙古有限的江水十分集中。因此洪涝时有发生。如鄂尔多斯沙地什拉诺海,1977年8月曾在8小时内降雨
3. 冰雹。全区年平均发生冰雹1-6天,锡盟和阴山南部4-6天。
4. 寒潮。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平均有7-10天有一次寒潮南下。
5. 霜冻。秋季气温急剧下降,易发生霜冻。
6. 冷雨、湿雪。春秋有时先下雨后变成湿雪,牧民叫脓疱雪,气温急剧下降,在加上大风、牲畜,特别是幼、病、弱、杂种畜易发生冻害。
7. 大风。盛行西北风,全年平均大风20-80天,个别87天以上,牧民说全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尤其是春天,常发生沙尘暴、盐尘暴,白毛风有时伴有流暴。还有龙卷风。乌海有个加油站曾被龙卷风整个搬了家。
8. 尘灾和沙灾。特别是春季,空气中布满细尘,引起呼吸道病痛,医院增设了沙尘病科。羊身上沾满沙子,足重10多斤。还易发生阳光和晒伤,牧区又增加了抖沙专业。
9. 草原无火造成灾。草原多年不着火了,失去了演替动力。灌丛化明显增加。东部针草草原扩大,而羊草草原逐渐被替代。
10. 地震、火山。内蒙阴山南麓处于板块接合部,为地震活跃地区。火山大都为死火山,活火山仅有阿尔山一处。
11. 冻融侵蚀。大兴安岭北部,高山昼夜温差大,黑夜结冰,白天融化,岩石活动,植被难以生存形成乱石滩。
12. 狼害。锡盟巴音希勒牧场每年发生狼灾约为一群羊,蒙古国每年狼害的牲畜达几十万头。一度狼不见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其损失肯定大于以前狼害的牲畜。
13. 鼠害。老鼠和蝗虫都是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员。数量剧增和剧降都造成危害。数量大幅度变化,往往是草场植被严重退化引起的,草场的适度利用是解决鼠虫害的根本。
14. 外来种侵入。外来种并非都指从国外来的种。如从邻近同地带蒙古国来的种就不算外来种。可是从内蒙古西部荒漠、半荒漠地带飞播到东部草甸草原地区的白沙蒿、中间锦鸡儿、杨柴的那个等应属外来种。世界上某地区的物种实际上大都是外来物种,因此地球上生物的起源不是普遍开花,总是从某点向外传播。什么时间从何地传来才算外来种很难确定。另外对于外来种的危害,不能从人类本身的崭时利益为唯一标砖。应从全面长远考虑。对于内蒙古的外来种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最引人关注的是蔓延于科尔沁沙地禾本科蒺藜草,是通过南繁从海南岛带来的。现在已经成为本地的恶性杂草。
15. 疾病危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呼和浩特没有肝炎、脑炎、白喉。草原牧民很少感冒。老年人一声没出过疹子。以肉食为主的牧民,高血压、心血管病比例并不高。可是风湿性腰腿痛最为常见。旧社会还有更厉害的天花流行,与牲畜相互传染的疾病。牲畜的病有口蹄疫、羊肺结核、牛瘟、布氏杆菌病、羊羔痢等。马胃蝇、牛皮蝇、牲畜内外寄生虫病。解放后人畜的疾病得到很好的防治,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不过今年来由于定居生活环境变化很大。有的病大大缓解,如风湿腰腿已经退出常见病行列。但是由于卫生工作没能及时跟上,有的疾病有所抬头,如心血管病。呼吸道传染病、神经性疾患,还有沙尘暴引起的特殊病,对于空气、水域污染带来的疾病也在蔓延。
有人将以游牧能带来疾病的传播,作为攻击游牧的武器。当然商品流通、改革开放,也都难免带来疾病传播,特别是大城市,那就不开放了,不交流了?只要做好防治会减少疾病的传播的。有人说定居睡热炕,可以脱光而睡,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是牧区人口增多的原因。那就还恢复游牧住蒙古包吧。总的来讲,现在牧区的病比从前多了,不是少了。过去游牧经常更换新的绿色环境。定居点牲畜粪便堆积。人、畜、一年四季利用同一地点的水草。由于草原物质分布不均,产生缺素或多素症,抵抗力下降,加上现在医药都集中在城镇,费用增加。牧民看病难是目前贫困户增加的主要方面。
内蒙古的自然灾害可以列举很多,最主要是干旱、风雪、沙尘环境恶化。
(一)越老越干渴的内蒙古
干旱缺水是干旱区的地带性特点,不可改变也无需改变。这里的一草一木,野生动物都具有旱生特性。没蒙古的生产生活无不打上干旱的烙印,现实对干旱的适应,节水成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部分。
近年来内蒙古的降雨有所波动,大体上变化不大。但随着气温的不正常升高,加上植被稀疏,蒸发令增加,引起干旱程度的加剧。内蒙古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呈逐渐减少趋势,本来是缓慢的流动,但是近年来普遍明显下降,河湖迅速干枯,认为作用不可忽视。草场相互分离,按户经营,各户都打井。还有人工饲草地、农田、城镇化、工业化、人工林、圈养、舍饲。一户转移到农业开发区的牧民同等收入(不算水电费)比原先放骆驼耗水量提高了700倍。本来缺水的内蒙古,过大搞城市绿化、喷泉、人工湖、大广场。还有人提出海水淡化,引渤海水解决水源危机。鄂尔多斯市刚刚起步经已经到了开着汽车到处买水的地步。25元一吨不算运费,来浇灌半死不活的从大兴安岭买来的樟子松。樟子松难以成活,倒救活了几个林场,认为有了钱什么都有了。看来卖煤的钱将来还不够买水的。现在水成了内蒙古最大的环境问题。衡量干旱环境变化,水的变化应放在首位。有人将游牧说成逐水草而居,只讲草畜平衡是不够的,水、草、畜再加上人和官,应做到水、草、畜、人、官五平衡。水不仅制约生产、生活系统的正常运转,还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区安全。据说蒙古国就有人想到会有一天中俄为加贝尔湖而战,并牵连蒙古国。水没了一切发展都将落空。干旱区水比黄金贵重。内蒙古现在已经代替了山西省成了中国第一产煤大省,不知道那些煤能否挽回被耗掉的比黄金还贵的水。
(二)雪灾带来的思考
缺雨成旱灾,降雨太多成洪涝灾,牲畜太多成蹄灾,牲畜太少牧草莠化而成灾。老鼠、蝗虫也如此,过多成灾害,缺少了也不行。雪的含氮量是雨水的5倍,还有保温作用。无雪牲畜进不了冬营地成黑灾,雪下大成为灾。而灾是草原牧区最凶猛的杀手,常造成巨大损失。1935年东苏旗平地积雪2尺,牲畜死亡75%。锡林郭勒盟平均每10年一次大雪灾,1947-1979年共发生白灾10次,重灾3次。一般东部降雪多,雪灾发生频率高于西部,但西部草原抗灾能力弱。雪大加上大风形成白毛风,气温下降,常温造成大批牲畜死亡。春季的冷雨加上湿雪,雪后降温结冰,把草盖住成铁灾,灾情更加严重。一般夏秋干旱草低,加上冬季大雪,草被盖住,牲畜走动困难又吃不上草,又冷又热很难过冬。白毛风雪牲畜常顺风跑失,掉进沟里,被雪埋住,落入江湖淹死。随着社会的发展,抗灾能力提高,雪灾得到缓解,但若遇到特大雪灾损失难免
1. 抓好秋膘增强牲畜的抵抗能力
2. 做好雪情预报。准确的雪情预报,特别是长期预报比较困难。有经验的牧民根据天气预报,特备是上风头的预报,再依据风力风向和本地区情况,看天象、动物移动,如老鼠储备草的多少,夏秋的旱情等,有时还很准确。
3. 储备足够的草料。
4. 修棚搭圈抗击雪灾,从前各营地要准备几个棚圈,用蒙古包、哈那、柳条编好的临时蓬圈,因为避风,风速降低雪被留下,圈内积雪更厚。
5. 马一般不怕白灾,牛最怕。先放马把草踏出来再放牛羊。动用除雪器铲雪,五畜并举。
6. 选择山地、沙地、草原背风的地方做冬营地,沙地阴坡雪厚且软。阳坡雪草原易融化草露在外面。牲畜在阳坡吃草晒太阳,阴坡吃雪,不易发生黑灾和白灾,是最理想的冬营地。
7. 牲畜分类管理。马群、大龄畜走场放牧。幼畜、病弱畜、改良畜再定居点,双承包,分群难度大。
8. 把幼畜、病弱畜用绳子串起来,盖上帆布避免冷雨湿雪灾害。
9. 烧畜油、骨头熏烟振奋牲畜精神。
10. 羊可食马粪度灾。
11. 把灌木、榆树枝粉碎喂牲畜。
12. 盟旗政府统一安排冬营地和抗灾工作。过去由王公支配。解放后由盟政府,甚至自治区统一领导安排冬季牧场。如呼盟东旗有牲畜60万头,本旗只能容纳8万过冬。由政府协调移到西旗10万,陈旗2万,索伦6万。道布德公社除本公社9万牲畜外还安排旗属机关牲畜1.9万,乌尼特牧场5万,东苏旗4万牲畜过冬。1977年通过自治区调运牲畜,羊群坐上了火车。还有一年牲畜出国到蒙古国过冬。
13. 广泛听取牧民意见。陈旗政府领导每年都带领有经验的基层干部、老牧民,如著名劳模胡格勒泰,去各地视察指导生产,安排抗灾过冬。东乌旗著名劳模冬日布灾害性气海预报准确率高达100%。
14. 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动员。抗灾保畜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千条万条抗灾保畜第一条。各旗都成立了过冬委员会和抗灾委员会,有一年西苏旗共开抗灾会765次,参加人数累积超过本旗人口。全体动员,领导带头,机关、学校、商店、市民踊跃参加。1977年大批田羊进了锡林浩特让市民领养过冬。
15. 走场移牧。又政府同一调配长距离走场几乎成了传统的防灾抗灾的基本方法。乌兰夫曾指名批评过乌盟一部分牲畜没能即时走场造成损失的错误。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定居的东、西苏牧民走场抱住了牲畜,为了防治雪灾,东部政府当时停止了草场划界,恢复了长距离游牧的传统习惯,有的走场
16. 农牧结合。1977年特大雪灾锡盟损失惨重,但巴彦希勒沃森吐鲁分场影响不大。为此分场主任齐伯益受到奖励。就因为本分场实行了农牧结合,打草场放牧场结合,定居和游牧结合的措施。把冬营地、打草场、农田和定居点安排在一起。一部分牲畜安排在定居点过冬,就近有打草场、农田,有草有料有秸秆,农田还可放牧。黑夜进暖棚。牲畜粪便给农田施有机肥,老人、小孩在定居点圣湖哦安定,也不缺人手,大畜、壮畜和青壮年走场游牧。夏季春耕前牲畜都游牧到夏营地,不会践踏农田。当然这种农牧结合要求一定条件,必须能够旱作农业,天然植被良好,有足够打草场。沃森吐鲁属草甸草原丘陵地带,土壤肥沃,水草丰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一般草原地区难以推广。多数的农牧结合点都以失败告终。特别在典型草原带以西。勉强维持的,多为依赖廉价地下水,国家、地方政府部门巨额投资的形象工程。不过农牧结合可以远距离进程,建立农区和牧区间的长期合作。现在交通方便,运输力强大,可以将部分牲畜运往农区度灾过冬。当然也不是所有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都有能力接受。有的贫困农区,荒山退化严重,粮食自给不足,秸秆不够做饭烧炕用,就成了千里送死。
17. 及时处理牲畜。以前为了单纯追求牲畜头数,屠宰牲畜受到严格限制。眼看着大批牲畜饿死、冻死,也不敢出售和屠宰。东乌旗1992年大雪,付旗长将确保牲畜定位200万头,其余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1977年大雪锡盟牧民有预感,秋季打了很多草,有几乎牧民把牲畜处理后到外地去了,年后回来揽到别人家的牲畜损失惨重,草料也吃光了,便很便宜的买下了他们的瘦弱牲畜,很快接上了青草。又把多余的牲畜还给了无畜的牧民。结果在家辛苦了一冬,耗费了草料和钱财,还没保住牲畜。在外闲逛的,不仅剩余了草料,有了不少牲畜,还做了好事,不仅没受批判,还得到表扬。
18. 加强草原冬态的研究,摸清雪的规律。从前草原研究只在生长季进行,草一黄就打道回府了。实际上草原冬季事更多。也是草原畜牧业最难熬的关键时期,不了解漫长的草原冬态,顶多只知道草原的一半。
草原上的雪在风吹动下不断移动,能降低风速的地形、地物哪怕一块石头、一堆牛粪都能把雪挡住,呈现各种形态。如一个普通的芨芨草和小叶锦鸡儿灌丛,背风面形成巨大雪上,能挡住几牛车雪。拆合成几十毫米降雨量。草场积雪厚度不完全取决于降雪量,常与制备的高度密度成正比。草场越退化越挡不住雪。山地和沙地背风坡积雪厚,雪还松软,迎风坡平地积雪薄且坚硬,有时形成硬壳。阴坡积雪厚且不易融化,阳坡相反,河滩草甸踏头的迎风面草露在外面,背风面形成雪丘,便于牲畜吃草和饮雪。挂满风滚植物的铁丝网,透过风的篱笆,背风面能积成宽宽的雪带,春季呈现一片绿色。打草场隔一定距离 下一条,便于冬季积雪延长打草场的利用时间。研究积雪规律,制造活动积雪器,改良草场,增加水分,缓解灾害,是很有潜力的。
还可以留出更多的方法和措施。但哪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要因地因时制宜。从前牧民主要靠大范围转移避免灾害,并从狩猎补充食物的不足,解放初期,内蒙古西部狩猎业的收入常占总收入的一半。解放后抗灾能力变大大提高,直接随时越来越小,但是自然调节的能 力有所减弱,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在提高。
有人将灾害特别是雪灾造成的损失归罪于游牧,作为攻击游牧的法宝,特别举出1977年特大雪灾作为例子。实际上现在雪灾损失减轻的主要原因归于抗灾能力的提高更为恰当。游牧与定居对付雪灾各有利弊,不能绝对化,还是1977年雪灾呼盟组织干部下牧区的主要任务是说服牧民移场放牧而不是定牧。游牧避灾的方式,草原牧民运用了几千年,现在仍是重要的常用方式,当然也不是万能的、不变的,遇到特大雪灾、白毛风雪,牲畜随风走失,移场无法进行。定居定牧利于抗灾,建设永久棚圈,备足草料。可是遇到特大雪灾,棚圈里的雪更厚,牲畜相互挤压而死,储备的草料一般只够应急,损失难免。假如变成完全定居舍饲的农业畜牧业,就没有雪灾科研了,也就不属于草原牧区了。我们可以随便举出很例子说明游牧和定居对雪灾的正反利弊。同是1977年大雪灾造成的损失可以归罪于游牧,而嫁祸于定居更合情理,因为1977年内蒙古大部分牧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定居。另外,游牧也不排斥修棚搭圈,储备草料。另外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已经定居的牧民为了避灾进行长距离移牧。当然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大面积特大干旱,像大地震,谁也别赖,这种极端例子不说明问题。
游牧产生之初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避免灾害,枯草期单位面积草场提供的牧草量非常有限,为满足牲畜的需求必须进行游牧。冬季人畜以雪代水,不受水源限制,更能体现游牧的优势。举雪灾的理智对游牧有利,现在有的牧民又把草场合起来了,有的以嘎查为单位进行游牧,不仅有蒙古包还有由政府资助的舒服美观更利于移动的房车,成了呼盟草原上的一大风景。现代化更有利于游牧,现代化可移动的暖棚不久也会出现在草原上,勒勒车大都进了旅游点,虽然钱多了,力量大了,人类也没必要非硬着头皮,不惜血本跟大自然对着干,现代化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尔萨斯当初要是来草原会很得意,因为他的理论又得到了验证。天灾,特别是雪灾,像饥饿和战争限制人口增长一样,也会成为制约有蹄类食草动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我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减少雪灾带来的牲畜损失,完全可以用灾后牧草又回到生长繁茂期来弥补。用不着那么费劲,抗灾和不抗灾都一样,干脆顺应自然规律,灾后大批处理牲畜。保人要紧。像前面说的那几户牧民那样,和大雪一道完成自然周期,回到牧草高生长阶段的起点。大雪有可能和草原火一样是推动草原生态系统运转的动力。大自然又和我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时空多变的内蒙古,大自然是严厉的师长。严师出高徒,这里的生命极适应极端环境,各个身怀绝技,并组成群落。这里的兽中之王不是靠单打独斗养尊处优的老虎,而是靠团队集体作战吃苦耐劳的群狼。这里的人们同样是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强悍的游牧民族。创造出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游牧文化。蒙古族的成人节,是一群10岁的男孩在暴风雪中进行一次长途拉练,经过风雪的磨练才是一位成器男子汉。雪灾是一场不花钱的大自然的有意馈赠,是一场战斗演习,雪灾加强了国家的民族的凝聚力,雪灾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权威,雪灾沟通了草原牧民与全国人民的血肉联系。
雪最洁净、最细软、最温暖,蒙古族最喜爱的颜色是雪的白色。草原上最多最没的花朵是冬天的雪花。最漂亮的马,有四个白色的蹄子,叫踏雪。成群的蒙古羊,雪一样好的白色,扬起黑色的头,能让羊倌发现不会丢失。冬天更白,才能春夏更绿。
风灾又是物质和雨水输送的动力。雪灾同时又滋润了草原。风沙、干旱使人们产生了敬畏和抗击自然的两种人理。由于没有干旱和风沙,满族人失去了回归之路。蒙古人说狼在草原上走动能提高牲畜的警惕有利健康。灾害又是福分,练就了这里的植物、野生的动物、家畜和草原上的人们高度的适应性,冲不垮的紧密的网络和谐关系和强大的冲击力。建成了最顽强的生物的基因库,保存了人类本质特征最丰富的文化源地。游牧民族的冲击造就了世界奇迹长城,一次次激活了耕地的农民。灾害是老天的惩罚还是恩赐,人们与灾害的搏斗还是一场游戏。多灾的内蒙古又成就了多福的草原。
——刘书润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065室
电话:86-10-85195561 电子邮件: cress@cass.org.cn